当眼睛持续干涩、灼痛、视物模糊甚至畏光时,这绝非简单的“眼睛疲劳”,可能正经受干眼症的折磨。目前全球约10亿人受干眼症影响,发病率在眼科疾病中位居第二;中国干眼症患病率达21%-30%,患者超3.6亿,每4人中即有1人患病。随着电子产品普及,干眼症发病年龄显著降低,中国青少年患者近5年增长230%。
干眼症的核心病理机制是炎症反应驱动的眼表损伤与神经感觉异常循环——泪液减少引发眼表渗透压升高,激活炎症通路,进一步破坏泪腺功能和角膜上皮。长期不干预可能导致角膜溃疡、瘢痕甚至视力丧失。
2025年,国际眼科权威期刊《BMC Ophthalmology》发表的一项开创性临床研究(Habibi et al., 2025),带来了颠覆性突破:人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HWJMSC)外泌体制成的滴眼液,在治疗 SS-DES 中展现出惊人潜力。这项全球首个三盲随机对照试验,为饱受干眼之苦的患者点亮了新曙光。
该研究团队创新性地从人脐带华通胶(HWJMSC)中提取外泌体,制成滴眼液。为验证其疗效,他们设计了极为严苛的三盲试验:16名符合国际标准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患者入组,左右眼随机分配接受外泌体滴眼液或安慰剂(磷酸盐缓冲液)。医生、患者、数据分析人员均不知分组详情,最大限度排除主观偏倚。
治疗方案简洁却有力:实验组眼睛每日两次滴注含10微克外泌体的滴眼液,对照组仅用安慰剂,为期两周。研究通过泪液分泌量(Schirmer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估损伤)、泪膜破裂时间(TBUT,评估稳定性)及患者主观评分(OSDI)等多维度指标,结合泪液炎症因子检测,构建了从症状到分子的完整证据链。
干预仅两周,外泌体滴眼液组即呈现全方位改善:
1.泪液分泌激增
Schirmer 测试值从基线约4毫米跃升至7毫米,分泌量达对照组2倍以上,为干涸的眼表注入生机。
2.角膜损伤修复
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锐减近半,显著优于对照组,证明外泌体有效促进眼表愈合。
3.泪膜重获稳定
泪膜破裂时间(TBUT)延长约2秒,泪膜保护功能大幅增强。
4.症状显著缓解
患者自评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明显下降,不适感显著减轻。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些改善在停药三个月后仍持续存在,证明其疗效并非昙花一现。
研究发现:泪液中表皮生长因子(EGF)浓度显著上升。EGF 是角膜上皮修复的核心“工程师”,其增加直接加速损伤愈合;关键促炎因子白介素-6(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大幅降低。IL-6 驱动免疫攻击,MMP-9 破坏眼表结构,二者减少有效抑制炎症恶性循环。
此项研究首次通过三盲 RCT 证实了 HWJMSC 外泌体滴眼液治疗免疫性干眼的安全性和显效性,为开发精准、个性化干眼疗法奠定基石。这项突破不仅为干眼患者带来“重获明眸”的希望,更标志着外泌体疗法在眼科精准医疗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科学之光,正照亮那双渴望清澈世界的眼睛。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肿瘤”信息
请与我们进一步联系